兰州地区的汉族婚礼虽延续了传统六礼的内容,但在程序上有所简化,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,包括议婚、订婚、下彩、选定婚期、婚礼、回门等内容。
1.议婚:旧时兰州汉族缔结婚姻讲究门当户对。男女双方不见面,全凭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一般男方请媒人寻访合适的女子,备礼物去女方家说亲,称为议婚。
2.订婚:挑选双月双日(良辰吉日)订婚,媒人领求婚者,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、点心、连瓶酒(两瓶酒用红头绳捆在一起,上贴红纸写“天地良缘,百年好合”)去女方家。
3.下彩:订婚后,男方逢年过节或平时都可去女方家。每去一次,必带一份薄礼。结婚前一年或几个月要下彩礼,俗叫“下酒”。男方备好衣物、彩礼、喜酒两瓶、礼酥糕点、糖果、红枣、核桃、染红的熟鸡蛋、鲜肉双条等十多样礼物,用红纸条束之,上贴红双喜字,置于抬盒内(称“盒子”)抬送女家。
4.选定婚期:婚姻大事关系到男女双方的前程和家族的兴衰,因而人们对婚期的选定格外慎重。男方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定结婚吉日后,请媒人去女方家商定,称为“请期”。女方同意后,即在结婚前十天,将婚娶事项由媒人同女家商妥,叫“通话”。
5.婚礼:以前兰州人娶亲时新郎不亲自迎娶。娶亲去的人数为单,讲究去单来双,其中要有妇女一人,谓之“娶亲奶奶”,此人要选合属相的,父母、丈夫、儿女都齐全的,俗称“全焕人儿”。到女家要带上“报恩索”,即给女方父母送的礼物、布料,还要带上花馍馍、肉方子(4根猪肋条肉)及酒等。
新娘花轿到男家门口,两位女傧出门迎接,放鞭炮、打锣,用和着盐、五谷杂粮的彩色纸花打身,以示驱邪,这时不合属相的人要暂时回避。新郎在庭院等候,与新娘拜堂成亲。一般男左女右,行三叩首礼(拜天地、祖先、父母),然后夫妇互拜,最后拜来宾,这时主持人要说一些生财纳福、尊老爱幼、早生贵子之类的吉利话。
新婚头天晚上,新郎家还选一位身体健康、儿女多的中年妇女给新房铺床,边铺边念“铺床铺床,儿孙满堂,先生贵子,再生女郎,富贵双全,永远吉祥”,并在炕头、被中撒核桃、红枣、糖果等,称为“撒帐”,象征团圆、早生贵子之意。同时,新郎家还要找一位属相相合的未婚男子守床,俗叫“压床”。
6.回门:新婚后第三天早晨,新婚夫妇携带礼品“回门”,拜岳父母及女方亲族。婚后月内,男方还要携带酒礼答谢媒人。至此,一个隆重的汉族婚礼才算结束。
作者:
张鸿俊